建筑立面層次的塑造
中國古典建筑的立面不像其他建筑那樣是一個簡單的面,它通常是由多個層次構成的復合立面,通常情況下是由三個層次組成,屋檐檐口和臺基邊緣加上兩側墻廓形成了一個框格,它構成了立面的第一個層次,它是一個虛面,有引導和暗示的效果;檐柱陣列構成了立面的第二層次,兩個檐柱之間構成一個小的框格,這些小的框格是將第一層次的整體框格外廓進行了又一次的劃分,這些框格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中國古建筑的美學特點:中軸、對稱、韻律、比例等,立面的第二層次相比于第一層次更實體化一些,但它仍然是一個非常通透的面,并不構成對視線的阻隔,而且,這些柱子與頂部的雀替和底部的柱石形成了一個輪廓優(yōu)美的取景框,透過它看里邊墻面(也就是立面的第三層次),能得到畫面邊廓和畫面內容雙重的藝術美感,立面第三層次上的門窗格扇上有精美細致的雕飾花紋圖案,常成為視線的焦點;門窗格扇也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使庭院空間和室內空間以及下一個庭院有一種連通感;中國古建筑這種獨特的立面形式是我們在進行照明塑造時必須予以尊重和強調的,首先,應該通過燈光照明將復合立面中三個層次的區(qū)別和作用進行強化,讓他們各自的角色定位更為明晰,其次要塑造出各個層次中建筑構件的形態(tài)美感,讓他們在相呼映襯中展示自身的獨特魅力;應該說,用燈光照明強化各立面之間的層次比較而言更有優(yōu)勢,因為燈光更容易靈活調度,照明光強、照明位置、照明方向等都可以按照設計意愿來調配,比如,在日光下額枋和雀替很容易被看成和其背景合為一體,通過在二、三層次上所使用燈光的差異,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剝離”,因而“畫框”和“畫面”各自的角色感就更為突出;對出檐較深的建筑,門窗隔扇表面上因受太陽光照較少而會顯得暗淡,但夜晚利用燈光照明中光強易于控制的特點,就可以讓該表面上的亮度相對地變高,并可調整光照方向使隔扇上雕花的光影效果得以強化,這樣就能使立面深處的景觀更有魅力。復合立面的層次、各層次的特點和作用、景觀中深處的魅力、立面對兩個空間的連接等方面是燈光照明設計中應該著力表現(xiàn)的地方。
相關文章 :
1.燈光設計應注意的事項
2.室外人工光環(huán)境的設計要點